由香港科技園主辦、香港電子業商會支持主辦的新加坡先進製造考察團於2018年4月24至28日舉行。活動主要參觀新加坡最先進製造技術,給香港業界作借鏡,及透過聯繫工作發展合作機會。四天行程相當緊密,團長香港科技園公司先進製造產業主管姚慶良博士‧工程師率隊參觀多家研發機構、集團公司及大學。 首日行程參觀了ASM Pacific Technology (下稱ASMPT)及先進再製造及科技中心。ASMPT總部位於新加坡,於1975年在香港成立,自1989年起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集團是全球首個為半導體封裝及電子產品生產的所有工藝步驟提供技術和解決方案的設備製造商,包括從半導體封裝材料到後段(芯片集成、焊接、封裝)到SMT 工藝。 當日,ASMPT產品市場經理陳照遠先生為我們介紹了一系列自動化先進解決半導體封裝方案,其中介紹了一套名為「Hermes Standard」的生產機械互相學習的標準及器材,對邁向工業4.0更進一步。另一家考察的是跟南洋科技大學(NTU)合作的先進再製造及科技中心,是新加坡科技研究局轄下一家研究中心,該中心主要為來自供應鏈的會員公司合作發展研究不同項目,亦會為所有會員公司研究核心技術,為業界提供共同技術解決方案。 第二日我們到訪The Singapore Institute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IMTech) ,也是新加坡科技研究局轄下一家研究中心。中心主要為新加坡製造業發展高增值科技及人才培訓等工作。當日團隊參觀了中心內專為新一代工業而研究發展的平台系統,透過一連串應用於車間、企業及供應鏈的自動化生產系統,能讓新技術發展與未來的工業技術接軌。同日,團隊到南洋科技大學(NTU),參觀多家由輝達公司NVIDIA到NTU投資合作的初創企業,包括:AI操控搖控車、無線充電及電力監測等。 行程最後一天,團隊早上抵達新加坡科技及設計大學,是新加坡的第四所公立大學。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中國浙江大學及新加坡管理大學合作辦學,於2012年正式開學。大學特色是培訓學生在設計及創新科技應用於研究及工程為主要方向。大學總共設有工藝與可持續設計、工程產品開發、工程系統與設計以及信息系統技術與設計四個學系。我們了解完大學情況後,便開始參觀大學的設施。 下午,團隊到訪2016年4月成立的DHL供應鏈先進中心,考察其最新的物流業設施,當中主要是一套多客戶自動化系統,該系統使用130台機器人穿梭26個層級超過65,000個地點選取和存儲產品,提高選取效率20%,並比傳統倉儲作業節省40%的空間。另外又參觀其亞太區創新中心,該中心主要與不同的機構合作,共同研發對物流業發展的創新技術。
HKEIA mission to Shanghai
5 years ago
香港電子業商會在2018年4月18至20日到上海考察,除了參觀第六屆(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更參觀天猫試駕及蘇寧無人店等,讓大家了解上海的科技發展。會長吳自豪博士率領一行二十名成員的團隊到上海,成員包括副會長梁廣偉博士, JP、蘇煜均博士、張裕棠博士、榮譽會長楊志雄先生MH以及多名執行委員及會員參加。 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下稱上交會CSITF),是經國務院批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科技部、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是屆上交會以“創新驅動發展,保護智慧財產權,促進技術貿易”為主題。為突顯“十三五”規劃,上交會分為智慧製造、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節能環保、生物醫藥四個專題。智慧製造專區主要展出智慧服務機器人、無人機、防偽技術等; 新一代資訊技術專區主要展出人工智慧、VR/AR、物聯網等; 節能環保專區展出大城市解決方案、城市綠色和智慧建築技術、城市智慧交通、液化天然氣、資源迴圈利用產業等;至於生物醫藥區則展出基因檢測、體外診斷儀器及試劑;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等。 另外,團隊到天猫試駕及蘇寧無人店參觀,觀摩當地如何運用科技實現智慧城市。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第15屆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以及同期舉行的第15屆國際資訊科技博覽,一連四天(4月13至16日)共匯聚來自25個國家及地區、超過3,500家參展商,展示最新電子產品、創新技術及資訊科技方案。兩展共吸引超過98,000名來自151個國家及地區的買家進場參觀採購,較去年升4%,多個市場的買家數字錄得理想升幅,包括成熟市場的英國、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日本、韓國、新加坡、台灣,以及新興市場的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俄羅斯等。當中春電展錄得約66,000名買家到訪,而參觀資訊科技博覽的買家則有超過32,000名。 大會委託獨立調查機構在展會期間訪問了872位參展商及買家,了解他們對市場前景及產品趨勢的看法。縱然近期中美貿易關係緊張,但有59%的受訪買家及參展商認為中美貿易磨擦對其業務界別的出口表現並無影響。絕大部分的受訪買家及參展商預期2018年的整體銷售額會較去年有所增長(52%)或持平(44%)。受訪業界認為在其主要銷售市場當中,較具增長前景的傳統市場是韓國(90%),其次是西歐(80%)和北美洲(78%);新興市場則為中國內地(77%)、拉丁美洲(70%)和東盟國家(70%)。 產品趨勢方面,現場調查發現,受訪買家及參展商認為在其銷售或出口市場中,今年最具增長潛力的產品為電子/電器配件(27%)、數碼影像產品(13%),以及視聽產品(12%)。 調查亦問到有關香港發展創新科技的前景及優勢,67%的受訪買家及參展商看好香港發展創新科技的前景。香港特區政府在今年2月公佈的《財政預算案》提到,要在創科路上突圍而出,香港需要聚焦具有優勢的四大範疇,即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和金融科技,而在是次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為這四大範疇中,香港在金融科技(48%)最具優勢;受訪者同時認為擁有大量專才/人才(50%)、政府有良好的政策支持(36%)和有利的營商環境(34%)是香港發展創新科技所具備的優勢。 香港電子業商會為展覽會的贊助機構之一,展覽期間協辦及參與不同活動包括:2017年4月13日出席香港電子業總會舉辦「香港電子業穏步向前-回顧與前曕」新書發布會;2018年4月14日本會支持舉辦的「2018科技前曕研討系列:穿戴式科技裝置」,本會執行委員莊子雄先生為開幕致詞;另外,4月15日合辦「2018科技前曕研討系列:虛擬、擴增、混合實境」等。
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和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六家商會分別是香港中華總商會、香港電子業商會、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香港總商會、香港工業總會及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合辦一連兩日的第三屆互聯網經濟峰會(下稱峰會)在2018年4月12日揭幕。兩天的峰會主要包括4大專題內容,分別是「透視遠景」論壇、「商業突破」商會論壇、「創新創業」論壇及「科技交流」論壇。而「商業突破」商會論壇由以上提及的六家商會合辦。峰會約有超過2,400人參與,商會論壇有超過700人參與。 當日上午邀請到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出席開幕儀式,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先生為峰會擔任主禮嘉賓。下午的「商業突破」商會論壇則邀請到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博士致歡迎辭及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馬利女士致開幕辭。 林鄭月娥致辭時說,為促進經濟發展和改善市民生活,必須加強和提升香港在創新及科技方面的能力,並提供有利的生態系統。她又表示,為鼓勵研發,政府首次為企業的研發開支提供高達300%稅務扣減。第三季會又推行五億元的科技專才培育計劃,資助本地企業的員工接受高端科技培訓,長遠鼓勵更多青年投身研發及科技行業。另外,當局已預留100億元支持建設醫療科技創新平台和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創新平台,吸引世界頂尖的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來港,與本地科研人才合作。 今年峰會以「新經濟.新動力」為主題,集中討論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雲端運算等科技如何推動創新和業務增長。當中「商業突破」商會論壇旨在啟發與會者在營運上應用創新科技,將業務推向更高層次。商會論壇分別邀請了三位專家擔任專題演講嘉賓包括:亞馬遜AWS大中華區生態系統及合作夥伴部總經理葉偉倫先生主講新商務:互聯網時代的價值鏈變革、平安科技首席執行官陳立明則剖析人工智能如何加速金融科技、健康科技和智慧城市的發展,以及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及總經理鄭善強先生以不尋常的數碼轉型常識為大家分享轉型原則。 另外,「商業突破」商會論壇亦進行了兩個討論環節,講者就O2O電子商貿和業務轉型 – 策動創新、引領增長為主題對談,並討論傳統企業如何應用創新、設計思維和「工業4.0」的概念去升級轉型。O2O電子商貿環節邀請到廠商會創新及資訊科技委員會副主席楊全盛先生擔任主持人,分別與 德國寶(香港)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嘉賢女士、 怡和飲食集團區域資訊科技及數碼董事黎柏豪先生及小主線上聯合創始人李向宸先生對談及分享人工智能怎樣進動金融科技,健康科技及智慧城市發展。 而第二個討論環節主要圍繞業務轉型 – 策動創新、引領增長為主題,主持人 興迅集團創辧人兼董事總經理張益麟先生與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及總經理鄭善強先生、 盛諾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張棟先生及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商務總監楊美珍女士一同討論傳統企業如何利用「創新」、「設計思維」及「工業4.0」概念,從0到1去構思和實踐新的運作模式,使傳統批量生產模式演變成個性化、充滿創意的生產模式使企業持續發展。並透過跨界合作,建立「線上線下」的經營模式,進一步協助企業「升級轉型」,提升競爭力。 第二日舉行的青年論壇,特設學生主題活動。超過五百名中學生和大學生將參加國際資訊科技博覽導賞團,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業界代表見面,親身體驗最新科技。